雙十一選擇囤除濕袋還是直接上除濕機?
身在南方,家里可能會很潮,經常都要為防潮而苦惱,尤其最為多雨的春夏季節(jié),而沿海沿江的即使是秋冬季節(jié)也不能大意。如今一年一度的A狂歡節(jié)又到了,不少朋友打算趁著在年度購物節(jié)屯一大波防潮物資了。防潮辦法里面最出名的,一個是以經濟、方便、實惠而廣為人知的除濕袋,一個是相對“新興”、以高效、智能戳動人心的家電設備除濕機,兩個選項這個要如何選擇呢——稚子作選,冠者皆要!
又到了,不少朋友打算趁著在年度購物節(jié)屯一大波防潮物資了。防潮辦法里面最出名的,一個是以經濟、方便、實惠而廣為人知的除濕袋,一個是相對“新興”、以高效、智能戳動人心的家電設備除濕機,兩個選項這個要如何選擇呢——稚子作選,冠者皆要!
一般情況下,面對取舍,我們內心最標準的答案當然是:小孩子才做選擇,當然全都要!然而,因為現實因素的限制,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只能想想,然后委委屈屈的做出選擇。對于除濕袋和除濕機同樣也是,我們已經習慣于精打細算了,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在除濕袋和除濕機之間做個選擇,到底選哪個呢?下面我們來對他們進行簡單的對比。
既然是用于防潮,防潮除濕的能力必然是居于首位的。除濕機的除濕能力是以L/D來計算的,即在一定條件內一天的出水量,家用除濕機的除濕量一般在10~60L/D不等,水箱在2~8L不等。至于除濕袋,除濕能力怎么算還沒搞明白也就不說了,但可以肯定都是除濕袋的蓄水袋通常在300~500ml,和除濕機的差距可不僅僅是ml到L之間計量單位的不同,還有除濕效率上的天壤之別。
舉個栗子,正常的天氣情況下,除濕袋500ml蓄水袋通常一周就能滿,快的四五天,慢的兩周左右,而除濕機2.5L的水箱通常6個小時即能蓄滿水,1000毫升(ml)=1升(L),大家都懂的吧。因此,除濕能力上毫無疑問是除濕機為優(yōu)。
在我看來,除濕袋僅適用于衣柜、抽屜、箱體等相對密閉的小空間(不能掛起的一般采用除濕盒),用于大的空間的話,因為除濕能力有限且吸濕極慢,而想客臥廚衛(wèi)等日常活動的點必然會通風換氣,外部潮濕空氣會大量涌入,除濕袋防潮除濕的能力會變得非常雞肋。
而除濕機可通過機械循環(huán)室內空氣達到抽濕防潮的目的,一定程度上只要關閉門窗就能機械高效除濕,只要面積和除濕量相匹配,那么空間大小不是問題,短時通風換氣也不影響除濕的,就好比開空調講究匹數匹配,而偶爾開開門窗通風透氣對制冷影響也不會太大一樣。
防潮都是本職,區(qū)別在于除濕袋就真的只能防潮,功能用途單一,而除濕機在防潮之外還可以輔助干燥,如干衣干鞋、干燥受潮家具等物品,少部分還帶空氣凈化能力,可謂多功能一體機。
前面幾項,一看就知道除濕機更占優(yōu),二選一肯定選除濕機。然而真正讓我決定是否購買的,除了其本身的質量和功能外,價格也很重要且往往是決定性因素。除濕袋入手成本是多少呢?大多數在1~7塊這個區(qū)間內,除濕機就不同了,下至幾百上至幾千。在除濕袋的對比下,除濕機的入手成本對我們是真的非常不友好,即便它的性能把除濕袋按在地上摩擦了,入手成本也會讓大部分人回到除濕袋的懷抱。
不過,看成本的,從長遠來看,除濕袋也不便宜——我們來看看除濕袋的使用建議:
且不說一帶除濕袋能不能解決大小為2~3㎡的空間防潮問題,就說數量,這樣看來,一個家庭起碼每次需要21~33袋除濕袋,而大空間內除濕袋蓄水袋衣著內就能蓄滿,然后你就得換一茬——按一周換一次1塊/袋算,一個月大概就是80~130的費用。這樣,即便算上電費,一年下來,除濕機和除濕袋的花銷其實相差不多,但除濕機可以用很多年。從長遠來看,還是除濕機占優(yōu)。
這方面應該很少會有人考慮吧,但既然垃圾分類了,我也就提一下了。除濕機自不必說,和大多數家電一樣可以用很多年,回收也是整體回收,但除濕袋不一樣啊——垃圾分類之后我一直都有些個疑問,發(fā)微博集思廣益都沒人能回答的那種,那就是——除濕袋是干垃圾嗎?白色顆粒是有害垃圾嗎?需要分出來嗎?水呢?……太難了!垃圾分類簡直令人頭禿!
看下來,大家想明白自己改選哪個了嗎?如果你只需要放在衣柜、抽屜等,室內其他地方尤其是人活動的場所無需除濕,或者經濟所限,請選擇除濕袋/盒;如果環(huán)境非常潮濕或者居住于在南方較為除濕的地帶,一年四季都需要除濕控濕的話,或者你需要在客臥廚衛(wèi)等大空間除濕,亦或……你在上海等垃圾分類多且嚴格的南方城市,那除濕機就是你最好的歸屬。